牛頭梗犬擁有木瓜般的頭形,從頭骨到鼻尖幾乎沒有任何的角度,直直順下的鼻梁,特別是眼睛周圍的黑圈,好像曾被人狠狠地揍了一拳似的,充滿了喜劇效果,讓第一次看見它們的人印象非常深刻。
牛頭梗犬資料
體形:小型犬
身高:25~35厘米
體重:不可超過9千克
原產地:英國
歷史:起源于19世紀,1991年AKC正式認可此犬種。
用途:捕鼠
性格:勇敢、堅定
起源與特色
據說牛頭梗犬是由斗牛犬和英國白梗犬配種而成,當時被命名為“BullandTerrier”。后來由英國伯明翰培育者將其再與西班牙指示犬等長期繁衍培育而成。
牛頭梗犬有著大型犬般的身體骨架線條,擁有無窮的精力與旺盛的戰斗力,讓人驚奇。也有一種說法為,在培育過程中,牛頭梗犬可能有
蘇俄牧羊犬與牧羊犬的血統,所以牛頭梗犬的頭形比一般犬種更顯得修長:有些牛頭梗犬身上有黑色斑點,可能是有大麥町犬的血統。經過長期培育才出現白色、平臉、強壯且四肢較短小的牛頭梗犬。其實在19世紀斗狗盛行的時期,牛頭梗犬出現了不同的體形和毛色,直到1913年,英國牛頭梗犬組織協會才區分出牛頭梗犬和牛頭梗犬兩種體形。
牛頭梗犬是各種牛頭梗犬中體形最小的一種。木瓜般的頭形,加上從頭骨到鼻尖一路直下,誰見到它都不由得牢牢記住,尤其是獨特的單眼皮三角眼,讓它們的眼神顯得有點呆滯,看起來沒有其他梗犬那么聰慧。特別是眼睛周圍的黑圈,好像被人狠狠地揍了一拳似的,模樣十分逗趣。牛頭梗犬毛色多樣,培育之初大多數牛頭梗犬都是白色的,但是還是帶有隱藏的顏色,大部分出現在頭部,有一些其他毛色的雜毛,也就是這樣的毛色充滿了趣味效果。
性格與相處
牛頭梗犬的個性很活潑開朗,容易興奮,而且力氣驚人,驍勇善戰,一打起架來,即使大狗狗也會懼怕它三分。雖然在培育過程中,已逐漸失去了原始斗犬的狠斗個性,但還是保有不服輸的性格與活力,因此如果長期被關在家中,飼主要注意它們可能會用破壞來發泄過多的精力,因此適度的精力消耗活動是很重要的。
它們較喜歡與人為伴,喜歡與小朋友玩鬧,對人、事和物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非常依賴人,害怕獨處,所以飼主需抽出時間來陪伴它們,但對其他狗狗則缺乏耐心,所以很容易與其他狗狗發生沖突。
選購要點
頭部:長、強壯、口吻寬闊,但很文雅。整個臉的外觀呈橢圓形,面部沒有表情或有凹痕。側面觀,其顱頂部到鼻端呈微微向下的凹陷。耳間和額頭的部位平整。鼻端到雙眼的距離大于眼到頭頂的距離。下頷長而且輪廓分明。唇——整潔而緊閉,牙齒——對齊或呈剪狀咬合,剪狀咬合的犬上齒在下齒之前或與下齒對合整齊。牙齒應該健全,強壯有力,且規則。耳——小而薄的耳朵緊緊挨著。當耳朵向上時,兩只耳朵能完全直立。眼——眼睛下陷,顏色深,一雙歪著的小三角眼閃爍著敏銳的光;兩眼間距很近,位于頭的上部。藍眼睛不符合標準。鼻子——鼻黑,鼻梁自然彎曲到鼻端。
頸部:肌肉強健,長而彎,干練,自肩部至頭部逐漸變細,頸部的皮膚松弛。
胸:從正面看,胸寬,自鰭甲部到胸部很深,所以胸部較腹部離地面更近。
軀干:由于肋骨顯著外展而使得胸呈圓桶狀,背短而強壯。真肋較長,微曲而蓋住腰部。肩部肌肉發達而且強壯,但并不笨重。肩胛寬而扁平,自肩關節肩胛骨的上緣明顯向后傾斜。肩后不應松弛或伸入鰭甲部位。腹側線條自胸至腹呈一優美的弧線。
腿:骨骼粗大并不粗糙,前肢中等長度,筆直的前腿穩固地支持著身體。肘部既不內收也不外展,掌骨粗壯筆直。從正后方看,兩后肢平行。大腿肌肉發達,跗關節自然下降。跖骨短直。膝關節微屈,小腿肌肉發達。
腳:圓而結實,腳趾彎曲,與貓腳相似。
尾:尾短而低垂,理想的尾應該是水平的。尾根部粗壯,向著尾尖的方向逐漸變細。
被毛:短而平直,摸上去硬而粗糙。皮膚緊湊。
顏色:有色牛頭梗在除頭部以外的地方生有白毛則視為不足。皮膚允許有色素沉著。
飼養與照顧
它們的體形雖不出眾,但是力大如牛,加上個性本來就容易興奮,不好好教導的話,帶著它們散步時會橫沖直撞,不適合女性、小孩和老人詞養。
牛頭梗犬天生好斗的性格,也易與其他狗產生沖突,它們很能打,而且通常都是它們贏。在飼養之前,要先規劃訓練計劃,好好地教導,它們也是很好教的。因為其短毛緊貼皮膚,所以被毛很敏感,建議飼養在室內。它們也不會亂吠叫,叫聲是很特別的低沉鳴聲,是很好的居家伴侶犬。
“籠內訓練”能讓狗狗學會在籠內定時定量用餐:在固定的時間放狗狗出來,練習定時定點上廁所:還能減緩狗狗與飼主分離時焦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