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正如名字那樣,西藏梗來源于中國西藏,據(jù)說2000多年前就有和尚在寺廟里豢養(yǎng)西藏梗。人們把西藏梗當作伴侶犬和“幸運使者”,可帶給人們屬于他們的好運。這種犬從不出售,因為家庭不愿意賣掉他們的一部分好運而招來災禍。但是這些犬作為一種贈品主要是對神表示尊敬或者作為對人們的幫助和服務的一種感謝。大約是在20世紀20年代在印度的一個名叫戈瑞格實習的醫(yī)生治好了一位有病的藏族婦人,感恩的丈夫便贈送給這位醫(yī)生一頭犬。于是戈瑞格醫(yī)生在印度繁育了許多這種犬。戈瑞格醫(yī)生繁育出來的許多犬便是這些小犬的后裔。在戈瑞格博士返回英國時,他建立了著名的拉姆勒繁殖場。這個品種在20世紀20年代在印度得到承認,在英國是1937年,現(xiàn)在這種犬幾乎出現(xiàn)在全世界各地的犬展示賽中。
原產地
原產地:中國西藏
別名:西藏梗犬,杜克阿普索犬,西藏爹利(香港)
英文名:Tibetan Terrier
壽命:12—15年
性格
西藏梗方形的體格與梗犬非常相似,因此命名為西藏梗,但不具備梗犬原有的性格。西藏梗生性聰明,即使不加訓練,也具有忠實的性格。敏感、投入、忠誠而富有感情。但是有些過于謹慎、保守、羞怯。每天都要整理它的毛,一星期洗澡一次。性情溫柔,只要好好教養(yǎng),在室內也能飼養(yǎng)。
FCI標準
體 型
身高:36~41cm
體重:8~13.5kg
頭 部
顱部中等長度,既不寬也不粗糙。由眼至鼻尖的長度等于由耳到后腦部的長度。由耳至眼顱部稍微漸窄。兩耳之間的顱部不呈圓形,但也不呈絕對的扁平。頭部有豐富的長毛,向前遮于前臉。頰骨彎曲但不過分,不呈腫脹狀。
下頷有少量胡須,額鼻間凹角顯著但不夸張。鼻子黑色,牙齒白色,強壯有力,位置均勻。犬牙之間有清晰的曲線,緊密咬合。
眼大,間距相當寬,深棕色,也可以為黑色,既不突出也不凹陷,眼邊為深色。
垂耳,下垂時和頭部挨得不太近,飾毛極為豐富,呈V形,耳朵大小和頭部比例適當。
身 體
頸部的長度和軀干及頭部比例適當。軀干緊湊,方形,強壯,能夠急行并能夠持久。運動時背部水平。胸部飾毛豐厚,胸廓向下延伸至到肘關節(jié)的頂端。肋骨發(fā)達,但絕不呈矮厚或粗糙狀。胸廓不是太寬,稍窄。
腰稍拱,尾巴中等長度,飾毛豐富,高位,向前彎于背上,可以體側彎曲。
四 肢
肩部肌肉發(fā)達而向后傾斜。從前面看時,腿直而強壯,飾毛豐富,從肩隆起到肘的垂直距離等于肘到地面的距離。在各種類型的犬中,西藏犬的腳形狀獨特。腳趾大而扁平,圓形,好像穿只雪靴,肉墊厚而堅實。趾和肉墊間密毛叢生。
后腿飾毛發(fā)達,膝關節(jié)彎曲良好。后腿略長于前腿。大腿相對較寬,肌肉發(fā)達。跗關節(jié)低位,既不向里也不向外拐。
被 毛
被毛雙層,絨毛層柔軟并且呈羊毛狀。針毛層豐富并且纖細,但絕不呈絲狀或羊毛狀,可能有波紋或直毛。被毛長但不下垂到地。當站立于一塊硬的地面時,犬身子下有一塊光亮的區(qū)域。幼犬的被毛短、單,經常比成年犬質地柔軟,頸部和背部被毛常呈自然狀態(tài)。任何顏色或各種顏色的組合都有。
總結概述
別名:西藏梗犬
西藏梗方形的體格與梗犬非常相似,因此命名為西藏梗,但不具備梗犬原有的性格。西藏梗生性聰明,即使不加訓練,也具有忠實的性格。